3.2k3 分钟

# 概述 小信号放大是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方法,它通过将非线性电路在某个直流工作点附近进行线性化,从而简化对交流信号的分析。 # 交直流功率分析 总功率PtotalP_{total}Ptotal​由直流功率PDCP_{DC}PDC​和交流功率PACP_{AC}PAC​两部分组成。其中,交流功率通常使用交流电阻和有效值电压来计算。 Ptotal=PDC+PACP_{total} = P_{DC} + P_{AC} Ptotal​=PDC​+PAC​ # 小信号分析步骤 小信号分析通常遵循以下步骤: 直流分析:将交流激励置零,进行直流分析,确定非线性元件的工作点。 交流
2.6k2 分钟

# 反相电路 反相电路是模电与数电中的基本单元,主要分为 NMOS、CMOS 和 BJT 三类反相器。 # NMOS 反相器 NMOS 反相器是基础的反相电路,其分析通常遵循以下步骤: 直观判断功能特性:首先从整体上理解电路,其核心功能是实现反相。 确定工作区及分区界点: 图解法:通过器件特性曲线的对接关系来直观确定。 解析法:通过公式计算各工作区的边界条件。 写出各分区输出信号表达式:根据第二步确定的工作区,写出对应的输出电压表达式。 功能解析:深入理解电路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应用: 恒流区:可用作小信号线性放大器。 数字非门:用作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。 开关:在数字电路中作为受控
1.8k2 分钟

# MOSFET # 分段线性化电路模型 截止区: 开路模型。 欧姆区: 受控电阻模型。 栅极电流 iG=0i_G = 0iG​=0 漏极电流 iD=vDS/roni_D = v_{DS}/r_{on}iD​=vDS​/ron​ 导通电阻 ron=(diDdvDS)vDS=0−1=12βn(vGS−VTH)r_{on} = (\frac{di_D}{dv_{DS}})^{-1}_{v_{DS}=0} = \frac{1}{2\beta_n(v
3.2k3 分钟

# 晶体管的类型与工作原理 晶体管是电子电路中的核心元件,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个控制信号来改变导电通道的性质,从而实现电流的控制。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,晶体管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 场效应晶体管(FET) 通过控制导电通道的厚度来改变电阻。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(JFET) 金属-氧化物-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(MOSFET) 双极结型晶体管(BJT) 通过控制载流子(电子、空穴)的浓度来改变导电性。 # 金属-氧化物-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(MOSFET) # 结构与连接方式 MOSFET 的主要端子包括 源极(S)、栅极(G)、漏极(D)和衬底(B)。在电路中,源极(S)通常连接到最低电平,
2.1k2 分钟

# 半导体物理基础 # 迁移率与电导率 迁移率($ \mu $):描述带电粒子在材料内部移动能力的物理量。 v=μEv = \mu Ev=μE,其中 vvv 是载流子在电场 EEE 作用下的漂移速度。 电导率($ \sigma $):衡量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。 σn=neμe\sigma_n = ne\mu_eσn​=neμe​(n型半导体,由电子贡献) σp=peμh\sigma_p = pe\mu_hσp​=peμh​(p型半导体,由空穴贡献) # 掺杂 向本征半导体中添加少量杂质,可
3.8k3 分钟

# 电子自旋的基本性质 # 磁矩与玻尔磁子 电子的磁矩由其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两部分构成。 轨道磁矩 MLM_LML​:ML=−e2meLM_L = -\frac{e}{2m_e} L ML​=−2me​e​L 自旋磁矩 MSM_SMS​:MS=−emeS,Si=±ℏ2M_S = -\frac{e}{m_e} S, \quad S_i = \pm \frac{\hbar}{2} MS​=−me​e​S,Si​=±2ℏ​ 玻尔磁子 (MBM_BMB​) 是磁矩的最小单元: MB=eℏ2m
2k2 分钟

# 简介 海森堡绘景是量子力学中描述系统时间演化的一种方法。在这种绘景中,系统的态矢量保持不变,而算符(力学量)随时间演化。这与薛定谔绘景形成对比,后者是态矢量随时间演化而算符保持不变。 # 时间演化算符 # 时间演化算符的定义 在薛定谔绘景中,一个量子态 ∣ψ(0)⟩|\psi(0)\rangle∣ψ(0)⟩ 随时间的演化可以通过一个酉算符 U^(t)\hat{U}(t)U^(t) 来描述,该算符将初始态变为时刻 ttt 的态 ∣ψ(t)⟩|\psi(t)\rangle∣ψ(t)⟩。这个算符被称为时间演化算符,其定义为: U^(t)=e−iℏH^t\hat U(t) =
2.1k2 分钟

# 谐振子哈密顿量 哈密顿量: H^=p22m+12mω2x2\hat H = \frac{p^2}{2m} + \frac12 m \omega^2 x^2 H^=2mp2​+21​mω2x2 无量纲化: 定义无量纲坐标和动量: x′=mωℏx=αxp′=1mℏωp=1ℏαpx^\prime = \sqrt{\frac{m \omega}{\hbar}} x = \alpha x \\ p^\prime = \sqrt{\frac{1}{m \hbar \omega}} p =
2.7k2 分钟

# 表象 # 坐标表象与动量表象中的算符和本征函数 动量算符在坐标表象中: 一维:p^=−iℏ∂∂x\hat p = -i\hbar \frac{\partial}{\partial x}p^​=−iℏ∂x∂​,其动量本征函数为 ψp(x)=12πℏeiℏpx\psi_p(x) = \frac{1}{\sqrt{2 \pi \hbar}} e^{\frac{i}{\hbar} p x}ψp​(x)=2πℏ​1​eℏi​px 三维:p^=−iℏ∇\hat p = -i\hbar \nablap^​=−i
1.6k1 分钟

# 不确定性关系 # 算符不确定度的定义 对于任意一个力学量算符 F^\hat{F}F^,其在某个量子态下的不确定度 ΔF\Delta FΔF 定义为该算符的均方根误差。 算符的不确定度 ΔF^\Delta \hat{F}ΔF^ 可表示为: ΔF^=F^−F^‾\Delta \hat F = \hat F - \overline{\hat F} ΔF^=F^−F^ 其测量值的不确定度 δf\delta fδf 可表示为: δf=(ΔF^)2‾=F^2‾−F^‾2\delta f = \sqrt{\overline{(\Delta \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