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Z 变换的基本概念与定义
# Z 变换的定义
Z 变换由离散系统的特征函数引出。对于离散时间信号 x[n],其 Z 变换 X(z) 定义为:
X(z)=n=−∞∑∞x[n]z−n
其中,z 是一个复变量。
# Z 变换与 Laplace 变换的关系
Z 变换可以看作是采样信号的 Laplace 变换(LT)。当对一个连续时间信号 xa(t) 进行采样得到 x[n] 时,采样信号的 LT L{xs(t)} 与 Z 变换之间存在如下关系:
L{xs(t)}=n=−∞∑∞xs(nT)e−snT=n=−∞∑∞x[n]z−n
其中,z=esT,T 为采样周期。
# Z 平面与 s 平面的映射关系
s 平面通常用直角坐标系 s=σ+jω 表示,而 z 平面通常用极坐标系 z=rejΩ 表示。s 平面到 z 平面的映射关系为:
r=eσT=e2πσ/ωsΩ=ωT=ωs2πω
该映射将 s 平面上的垂直线映射到 z 平面上的圆,将 s 平面上的水平线映射到 z 平面上始于原点的射线。特别地:
- s 平面的虚轴(σ=0)映射到 z 平面的单位圆(r=1)。
- s 平面的左半平面(σ<0)映射到 z 平面的单位圆内部(r<1)。
- s 平面的右半平面(σ>0)映射到 z 平面的单位圆外部(r>1)。
- s 平面的实轴(ω=0)映射到 z 平面的正实轴。
- s 平面上 ω=±ωs/2 映射到 z 平面的负实轴。
- s 平面上的周期为 ωs。
# Z 变换与 DTFT 的关系
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(DTFT)是 Z 变换的一个特例。DTFT F{x[n]} 是 Z 变换在单位圆上(即 ∣z∣=1)的特殊情况。
X(z)=n=−∞∑∞x[n]r−ne−jΩn=F{x[n]r−n}
# Z 变换的收敛域(ROC)与性质
# 收敛域(ROC)
Z 变换收敛的充分条件是 x[n]z−n 绝对可求和,即 ∑n=−∞∞∣x[n]z−n∣<∞。满足此条件的 z 的取值范围称为 Z 变换的收敛域(ROC)。
-
ROC 的特性:
- ROC 不包含任何极点。
- ROC 是以原点为中心的圆环。
- 如果 x[n] 是有限长序列,ROC 是整个 z 平面,可能除去 z=0 和 ∣z∣=∞。
- 如果 Z 变换为有理函数形式,其 ROC 被极点所界定。
-
ROC 与序列类型的关系:
- 右边序列:ROC 位于最外层极点以外,是一个圆的外部区域。若 n<0 时有非零值,则不包含 ∣z∣=∞。
- 左边序列:ROC 位于最里层极点以内,是一个圆的内部区域。若 n>0 时有非零值,则不包含 z=0。
- 双边序列:ROC 是一个圆环。若双边序列可以分解为右边部分 I+(z) 和左边部分 I−(z),其 ROC 是两个部分 ROC 的交集。
# Z 变换的性质
- 线性特性:Z{∑iaixi[n]}=∑iaiZ{xi[n]}。组合后的 ROC 至少是各分量 ROC 的交集,如果零点与极点相消,ROC 可能会扩大。
- 时移性质:
- 双边:Z{x[n−m]}=z−mX(z)。移位后,原点和无穷远点可能加入或除去 ROC。
- 单边:
- 左移:Z{x[n+m]u[n]}=zm[X(z)−∑k=0m−1x[k]z−k]。
- 右移:Z{x[n−m]u[n]}=z−mX(z)+∑k=−m−1x[k]z−(m+k)。
- 时间反转性质:Z{x[−n]}=X(1/z),ROC 为 1/R。
- 与指数序列相乘:Z{anx[n]}=X(z/a),ROC 为 ∣a∣R。
- 共轭性质:Z{x∗[n]}=X∗(z∗),ROC 为 R。实序列的极点和零点共轭成对出现。
- 卷积性质:Z{x[n]∗h[n]}=X(z)H(z)。卷积后的 ROC 至少是各分量 ROC 的交集。
- z 域微分性质:Z{nx[n]}=−zdzdX(z)。
- 初值定理:若 x[n] 为因果序列,x[0]=limz→∞X(z)。
- 终值定理:若 x[n] 为因果序列且 X(z) 在单位圆外没有极点,z=1 处最多有一阶极点,则 limn→∞x[n]=limz→1(z−1)X(z)。
# 常见的 Z 变换对与逆 Z 变换
# 常见 Z 变换对
序列 x[n] |
Z 变换 X(z) |
ROC |
δ[n] |
1 |
z∈Z (整个复平面) |
δ[n+k] |
zk |
z∈Z |
u[n] |
z−1z |
∣z∣>1 |
anu[n] |
z−az |
∣z∣>∣a∣ |
anu[−n−1] |
−z−az |
∣z∣<∣a∣ |
cos(ω0n)u[n] |
z2−2zcosω0+1z2−zcosω0 |
∣z∣>1 |
sin(ω0n)u[n] |
z2−2zcosω0+1zsinω0 |
∣z∣>1 |
# 逆 Z 变换
逆 Z 变换是求给定 Z 变换 X(z) 对应的时域序列 x[n] 的过程。
- 一般方法(留数法):
Z−1{X(z)}=2πj1∮CX(z)zn−1dz=m∑Res[X(z)zn−1,zm]
- 部分分式展开法:
将 X(z)/z 展开为部分分式,再通过常见的 Z 变换对表进行逆变换。
- 幂级数展开法:
将 X(z) 表示为 z−1(右边序列)或 z(左边序列)的幂级数,系数即为序列 x[n] 的值。此方法适用于单边信号,对非有理 Z 变换式尤其有效,但通常无法得到闭式解。
# Z 变换在离散 LTI 系统中的应用
# 用 Z 变换分析与表征离散 LTI 系统
# 用 Z 变换解差分方程
利用 Z 变换的性质,特别是单边 Z 变换的时移性质,可以将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进行求解。
- 将差分方程两边取单边 Z 变换,得到 A(z)Y(z)+C(z)=B(z)X(z)+D(z)。
- 解出 Y(z)=A(z)B(z)X(z)−A(z)C(z),其中第一项为零状态响应,第二项为零输入响应。
# Z 变换在数字滤波器设计中的应用
数字滤波器可以仅由乘法、加法和延迟运算构成,非常适合用计算机实现。
- 数字滤波器分类:
- 有限冲激响应(FIR)滤波器:冲激响应 h[n] 具有有限非零值。此类滤波器一定是 BIBO 稳定的,并能实现线性相位响应。
- 无限冲激响应(IIR)滤波器:冲激响应 h[n] 具有无限非零值。通常通过递归方式实现。
- 滤波器设计方法:
- 冲激响应不变法:用于将模拟滤波器转换为数字滤波器。其基本思想是使数字滤波器的冲激响应 h[n] 与采样后的模拟滤波器冲激响应 ha(nT) 对应。
- 缺点:此方法会引起频谱混叠,且不能用于设计高通和带阻滤波器。双线性变换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