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Z 变换的基本概念与定义

# Z 变换的定义

Z 变换由离散系统的特征函数引出。对于离散时间信号 x[n]x[n],其 Z 变换 X(z)X(z) 定义为:

X(z)=n=x[n]znX(z)=\sum_{n=-\infty}^{\infty}x[n]z^{-n}

其中,zz 是一个复变量。

# Z 变换与 Laplace 变换的关系

Z 变换可以看作是采样信号的 Laplace 变换(LT)。当对一个连续时间信号 xa(t)x_a(t) 进行采样得到 x[n]x[n] 时,采样信号的 LT L{xs(t)}L\{x_s(t) \} 与 Z 变换之间存在如下关系:

L{xs(t)}=n=xs(nT)esnT=n=x[n]znL\{x_s(t) \}=\sum_{n=-\infty}^{\infty}x_s(nT)e^{-snT}=\sum_{n=-\infty}^{\infty}x[n]z^{-n}

其中,z=esTz=e^{sT}TT 为采样周期。

# Z 平面与 s 平面的映射关系

s 平面通常用直角坐标系 s=σ+jωs=\sigma+j\omega 表示,而 z 平面通常用极坐标系 z=rejΩz=re^{j\Omega} 表示。s 平面到 z 平面的映射关系为:

r=eσT=e2πσ/ωsΩ=ωT=2πωωsr=e^{\sigma T}=e^{2\pi\sigma/\omega_s}\\ \Omega=\omega T=\frac{2\pi\omega}{\omega_s}

该映射将 s 平面上的垂直线映射到 z 平面上的圆,将 s 平面上的水平线映射到 z 平面上始于原点的射线。特别地:

  • s 平面的虚轴(σ=0\sigma=0)映射到 z 平面的单位圆(r=1r=1)。
  • s 平面的左半平面(σ<0\sigma<0)映射到 z 平面的单位圆内部(r<1r<1)。
  • s 平面的右半平面(σ>0\sigma>0)映射到 z 平面的单位圆外部(r>1r>1)。
  • s 平面的实轴(ω=0\omega=0)映射到 z 平面的正实轴。
  • s 平面上 ω=±ωs/2\omega=\pm \omega_s/2 映射到 z 平面的负实轴。
  • s 平面上的周期为 ωs\omega_s

# Z 变换与 DTFT 的关系

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(DTFT)是 Z 变换的一个特例。DTFT F{x[n]}F\{x[n]\} 是 Z 变换在单位圆上(即 z=1|z|=1)的特殊情况。

X(z)=n=x[n]rnejΩn=F{x[n]rn}X(z)=\sum_{n=-\infty}^{\infty}x[n]r^{-n}e^{-j\Omega n}=F\{x[n]r^{-n} \}

# Z 变换的收敛域(ROC)与性质

# 收敛域(ROC)

Z 变换收敛的充分条件是 x[n]znx[n]z^{-n} 绝对可求和,即 n=x[n]zn<\sum_{n=-\infty}^{\infty}\left|x[n]z^{-n}\right|<\infty。满足此条件的 zz 的取值范围称为 Z 变换的收敛域(ROC)

  • ROC 的特性:

    • ROC 不包含任何极点。
    • ROC 是以原点为中心的圆环。
    • 如果 x[n]x[n] 是有限长序列,ROC 是整个 z 平面,可能除去 z=0z=0z=|z|=\infty
    • 如果 Z 变换为有理函数形式,其 ROC 被极点所界定。
  • ROC 与序列类型的关系:

    • 右边序列:ROC 位于最外层极点以外,是一个圆的外部区域。若 n<0n<0 时有非零值,则不包含 z=|z|=\infty
    • 左边序列:ROC 位于最里层极点以内,是一个圆的内部区域。若 n>0n>0 时有非零值,则不包含 z=0z=0
    • 双边序列:ROC 是一个圆环。若双边序列可以分解为右边部分 I+(z)I^+(z) 和左边部分 I(z)I^-(z),其 ROC 是两个部分 ROC 的交集。

# Z 变换的性质

  • 线性特性Z{iaixi[n]}=iaiZ{xi[n]}Z\{\sum_{i}a_ix_i[n] \}=\sum_{i}a_iZ\{x_i[n] \}。组合后的 ROC 至少是各分量 ROC 的交集,如果零点与极点相消,ROC 可能会扩大。
  • 时移性质
    • 双边Z{x[nm]}=zmX(z)Z\{x[n-m] \}=z^{-m}X(z)。移位后,原点和无穷远点可能加入或除去 ROC。
    • 单边
      • 左移:Z{x[n+m]u[n]}=zm[X(z)k=0m1x[k]zk]Z\{x[n+m]u[n] \}=z^m[X(z)-\sum_{k=0}^{m-1}x[k]z^{-k} ]
      • 右移:Z{x[nm]u[n]}=zmX(z)+k=m1x[k]z(m+k)Z\{x[n-m]u[n] \}=z^{-m}X(z)+\sum_{k=-m}^{-1}x[k]z^{-(m+k)}
  • 时间反转性质Z{x[n]}=X(1/z)Z\{x[-n] \}=X(1/z),ROC 为 1/R1/R
  • 与指数序列相乘Z{anx[n]}=X(z/a)Z\{a^n x[n] \}=X(z/a),ROC 为 aR|a|R
  • 共轭性质Z{x[n]}=X(z)Z\{x^*[n] \}=X^*(z^*),ROC 为 RR。实序列的极点和零点共轭成对出现。
  • 卷积性质Z{x[n]h[n]}=X(z)H(z)Z\{x[n]*h[n] \}=X(z)H(z)。卷积后的 ROC 至少是各分量 ROC 的交集。
  • z 域微分性质Z{nx[n]}=zdX(z)dzZ\{nx[n] \}=-z\frac{dX(z)}{dz}
  • 初值定理:若 x[n]x[n] 为因果序列,x[0]=limzX(z)x[0]=\lim_{z\rightarrow\infty}X(z)
  • 终值定理:若 x[n]x[n] 为因果序列且 X(z)X(z) 在单位圆外没有极点,z=1z=1 处最多有一阶极点,则 limnx[n]=limz1(z1)X(z)\lim_{n\rightarrow\infty}x[n]=\lim_{z\rightarrow1}(z-1)X(z)

# 常见的 Z 变换对与逆 Z 变换

# 常见 Z 变换对

序列 x[n]x[n] Z 变换 X(z)X(z) ROC
δ[n]\delta[n] 11 zZz\in Z (整个复平面)
δ[n+k]\delta[n+k] zkz^k zZz\in Z
u[n]u[n] zz1\frac{z}{z-1} z>1\mid z \mid>1
anu[n]a^nu[n] zza\frac{z}{z-a} z>a\mid z \mid>\mid a \mid
anu[n1]a^nu[-n-1] zza-\frac{z}{z-a} z<a\mid z \mid<\mid a \mid
cos(ω0n)u[n]\cos(\omega_0n)u[n] z2zcosω0z22zcosω0+1\frac{z^2-z\cos\omega_0}{z^2-2z\cos\omega_0+1} z>1\mid z \mid>1
sin(ω0n)u[n]\sin(\omega_0n)u[n] zsinω0z22zcosω0+1\frac{z\sin\omega_0}{z^2-2z\cos\omega_0+1} z>1\mid z \mid>1

# 逆 Z 变换

逆 Z 变换是求给定 Z 变换 X(z)X(z) 对应的时域序列 x[n]x[n] 的过程。

  • 一般方法(留数法)

    Z1{X(z)}=12πjCX(z)zn1dz=mRes[X(z)zn1,zm]Z^{-1}\{X(z)\}=\frac1{2\pi j}\oint_CX(z)z^{n-1}dz=\sum_mRes[X(z)z^{n-1},z_m]

  • 部分分式展开法
    X(z)/zX(z)/z 展开为部分分式,再通过常见的 Z 变换对表进行逆变换。
  • 幂级数展开法
    X(z)X(z) 表示为 z1z^{-1}(右边序列)或 zz(左边序列)的幂级数,系数即为序列 x[n]x[n] 的值。此方法适用于单边信号,对非有理 Z 变换式尤其有效,但通常无法得到闭式解。

# Z 变换在离散 LTI 系统中的应用

# 用 Z 变换分析与表征离散 LTI 系统

  • 系统函数(传递函数):系统函数 H(z)H(z) 是输出序列的 Z 变换 Y(z)Y(z) 与输入序列的 Z 变换 X(z)X(z) 的比值,即 H(z)=Y(z)/X(z)H(z) = Y(z)/X(z)。它与系统的冲激响应 h[n]h[n] 构成 Z 变换对。
  • 系统函数与差分方程:对于 LTI 系统,其系统函数可由差分方程 kaky[nk]=kbkx[nk]\sum_k a_ky[n-k]=\sum_k b_kx[n-k] 得到:

    H(z)=bkzkakzkH(z)=\frac{\sum b_kz^{-k}}{\sum a_kz^{-k}}

    注意:仅从差分方程得到的系统函数没有包含 ROC 信息,无法唯一确定系统的冲激响应。
  • 因果性与系统函数:一个有理系统函数 H(z)H(z) 的 LTI 系统是因果的,当且仅当其 ROC 是最外层极点的外部区域,且分子的阶次不高于分母的阶次。
  • 稳定性与系统函数:一个 LTI 系统是稳定的,当且仅当其系统函数的 ROC 包含单位圆。对于因果 LTI 系统,其稳定等价于所有极点都在单位圆内。
  • 逆系统:一个稳定因果逆系统存在的充要条件是 LTI 系统 H(z)H(z) 的所有零点都位于单位圆内。逆系统的零点和极点与原系统正好互换。
  • 频率响应:系统的频率响应 H(ejω)H(e^{j\omega}) 可通过将 H(z)H(z) 中的 zzejωe^{j\omega} 替换得到。零点使幅频响应衰减,极点使幅频响应出现峰值。

# 用 Z 变换解差分方程

利用 Z 变换的性质,特别是单边 Z 变换的时移性质,可以将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进行求解。

  • 将差分方程两边取单边 Z 变换,得到 A(z)Y(z)+C(z)=B(z)X(z)+D(z)A(z)Y(z)+C(z)=B(z)X(z)+D(z)
  • 解出 Y(z)=B(z)A(z)X(z)C(z)A(z)Y(z) = \frac{B(z)}{A(z)}X(z) - \frac{C(z)}{A(z)},其中第一项为零状态响应,第二项为零输入响应。

# Z 变换在数字滤波器设计中的应用

数字滤波器可以仅由乘法、加法和延迟运算构成,非常适合用计算机实现。

  • 数字滤波器分类
    • 有限冲激响应(FIR)滤波器:冲激响应 h[n]h[n] 具有有限非零值。此类滤波器一定是 BIBO 稳定的,并能实现线性相位响应。
    • 无限冲激响应(IIR)滤波器:冲激响应 h[n]h[n] 具有无限非零值。通常通过递归方式实现。
  • 滤波器设计方法
    • 冲激响应不变法:用于将模拟滤波器转换为数字滤波器。其基本思想是使数字滤波器的冲激响应 h[n]h[n] 与采样后的模拟滤波器冲激响应 ha(nT)h_a(nT) 对应。
    • 缺点:此方法会引起频谱混叠,且不能用于设计高通和带阻滤波器。双线性变换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