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高增益放大器
高增益放大器用于放大微弱信号,使其幅值足以被后续电路处理。
# 反相跨导放大器
高增益放大器通常采用反相跨导放大器。它通过有源负载实现高增益。但其缺点是在连接重负载时,增益会降低。
# 放大器级联与缓冲
为了获得更高的增益,可采用级联的方式。单向网络(即信号只从前一级流向后一级)的总传递函数等于各级分传递函数的乘积。因此,通过级联多个反相跨导放大器,可以获得极高的增益,例如 741 放大器就采用了这种设计。
为了隔离负载对放大器的影响,可在反相跨导放大器后添加电压缓冲器。
# 运算放大器通用结构
运算放大器通常采用三级结构,级与级之间采用直接耦合方式,以实现对直流信号的放大。这种结构能够实现大的输入阻抗、小的输出阻抗和高增益。
- 差分输入级:通常采用差分输入跨导放大器。它具有有源负载,可提供高电压增益和大的输入阻抗。
- 中间放大级:常采用有源负载跨导放大器,提供进一步的高电压增益。
- 输出缓冲级:提供负载驱动能力,具有小的输出阻抗和大的电流驱动能力。
通常不增加更多级。原因是寄生电容会导致相移,形成正反馈,从而使电路不稳定。可通过增加耦合电容来缓解这一问题。
# 差分放大器
差分放大器能有效地抑制共模噪声,是许多模拟电路的基础。
# 差模与共模信号
差分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可以分解为差模信号 和共模信号 。
# 共模抑制比(CMRR)
衡量差分放大器抑制共模信号能力的指标是共模抑制比(CMRR)。
其中, 是差模电压增益, 是共模电压增益。
# MOS 差分对
- 大信号输入输出转移特性:当差模信号幅度超过差模输入范围时,MOS 差分对(或 BJT 差分对)会变成单刀双掷开关。
- 输入范围:包括共模输入范围和差模输入范围。
- 交流小信号分析:分析其对小信号的放大作用。
- 单端转双端:可通过电流镜实现,其原理和交流小信号分析都需单独研究。
注:需分析寄生电容效应(可参考 B2-27 习题)。
# 大信号放大器
大信号放大器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能支持大信号的低功耗电压缓冲器。它主要分为 A 类、B 类和 AB 类。
# A 类放大
A 类放大器在整个信号周期内都保持导通,因此不存在交越失真,但效率较低。
- 特点:无失真,但效率最高仅为 25%(若用大电感代替晶体管恒流源,效率可达 50%)。
- 信号限制:
- 效率计算:
- 功耗:信号幅度增大时,功耗也会随之增加。
# B 类放大
B 类放大器通常采用推挽结构,两个晶体管分别放大信号的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,因此没有静态功耗,效率高但存在交越失真。
- 特点:无静态功耗,理论效率可达 78.5%,但失真明显。
- 效率计算:
# AB 类放大
AB 类放大器是 B 类放大器的改进。通过在晶体管基极上施加小的偏置电压,使其在小信号时保持轻微导通,从而消除了 B 类放大器的交越失真。
- 特点:无失真,静态功耗低,效率介于 A 类与 B 类放大之间。
- 工作原理:,。
# 调谐窄带放大器
调谐窄带放大器用于选择性地放大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。
- 带宽:其带宽 由中心频率 和品质因数 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