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概述
# 随机方差模型的基本思想
传统的线性平稳过程,如基于沃尔德分解定理的模型 yt=μt+ut,其中 ut=θ(B)εt,其无条件方差和条件方差均为常数。然而,许多金融时间序列数据的波动性会随时间变化,传统的模型无法捕捉这种动态。
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随机方差模型应运而生:
yt=μt(θ)+εt
εt=σt(θ)zt
其中,zt∼iid(0,1),μt(θ)=E[yt∣Ft−1] 为条件均值,σt2(θ)=E[εt2∣Ft−1] 为条件方差。
- 动态条件均值 μt(θ) 可以采用 ARMA(p,q) 模型或包含季节性特征的模型来描述。
- 动态条件方差 σt2(θ) 捕捉了序列的波动性随时间的变化。
# 随机方差模型的性质
- 条件均值:{εt} 的条件均值为 0。
- Et−1[εt]=Et−1[yt−μt]=0
- 条件协方差:{εt} 的条件协方差为 0。
- Covt−h[εt,εt+k]=Et−h[εtεt+k]=0
- 方差估计:若 zt∼NID(0,1) 且与 σt2(θ) 独立,则 εt2 是 σt2(θ) 的无偏估计。
- Et−1[εt2]=Et−1[σt2]Et−1[zt2]=Et−1[σt2]
- 重尾性:若 εt∣Ft−1∼N(0,σt2),则 εt 具有重尾性(尖峰厚尾),因为其无条件峰度大于 3。
- κ=[E(εt2)]2E[εt4]=3+3[E(εt2)]2Var(σt2)
# 常见随机方差模型类型
- 条件异方差(GARCH 型)模型:条件方差 σt2 由过去的残差平方 εt−j2 和过去的条件方差 σt−j2 决定。波动由过去的观测值决定。
- 典型模型:σt2=w+∑j=1qαjεt−j2+∑j=1pβjσt−j2
- 随机波动率模型(SV 模型):波动性是一个潜在的、不可直接观测的随机过程,由一个独立的白噪声序列 {vt} 驱动。
- 典型模型:εt=σtzt,zt∼iid(0,1);ln(σt)=w+ϕln(σt−1)+vt
- 状态转换模型:条件方差 σt=σ(Δt),其中 Δt 是一个潜在的整数过程,通常用有限状态马尔可夫链建模。
- 转移概率矩阵 P=[pij],pij=P(Δt=j∣Δt−1=i)
# ARCH 模型
# ARCH(q) 模型
- 模型形式:
εt=σtzt,zt∼iid(0,1)
σt2=w+α1εt−12+⋯+αqεt−q2
其中,w>0,αi≥0。
- 平稳性:εt 是弱平稳的,当且仅当 ∑i=1qαi<1。
- 无条件方差:若满足弱平稳性,则创新项的无条件方差为 σε2=E[εt2]=1−∑i=1qαiw。
- 白噪声:{εt} 是白噪声序列,但不是独立同分布的。
# ARCH 模型的峰度
即使标准化创新项 zt 服从正态分布,εt 的无条件分布也具有重尾性。以 ARCH(1) 模型为例:
- 无条件方差:σε2=1−αw。
- 无条件峰度:κε=E[εt2]2E[εt4]=31−3α21−α2≥3。
- 要求四阶矩为正,即 α2<1/3。
# ARCH 波动的预测
- 一步预测:σt2(1)=w^+∑i=1qα^iε^t+1−i2。
- 多步预测:σt2(h)=w^+∑i=1qα^iσ^t2(h−i),其中 σ^t2(l)=ε^t+l2 当 l≤0。
# ARCH 效应检验
- 原假设 H0:残差序列 εt 不存在 ARCH 效应,即 α1=⋯=αq=0。
- 检验方法:对残差平方 ε^t2 进行回归 ε^t2=α0+α1ε^t−12+⋯+αpε^t−p2+vt。
- 检验统计量:在 H0 成立下,S=TR2→χp2,其中 T 是样本容量,R2 是上述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。
# ARCH 回归模型
ARCH 模型可用于建模回归方程的残差方差。
- 模型形式:yt=β′xt+εt
- 残差项:εt∣Ft−1∼N(0,σt2),σt2=w+α(B)εt2
# ARCH 模型的构建步骤
- 均值建模:首先,对序列均值进行建模(如 ARIMA),得到残差序列 ε^t。
- ARCH 效应检验:对残差平方的 ACF、PACF 和 Q 统计量进行检验,以检测是否存在 ARCH 效应。
- 定阶:根据残差平方的 PACF 或信息准则(AIC、BIC)确定 ARCH 模型的阶数 q。
- 参数估计:使用条件最大似然估计(MLE)或拟似然估计(QMLE)进行参数估计。
- 模型检验:检查标准化残差及其平方的 ACF、PACF 和 Q 统计量,以及标准化残差的偏度和峰度,以评估模型的拟合效果。
# GARCH 模型
# GARCH(p,q) 模型
- 模型形式:
εt=σtηt
σt2=w+∑i=1qαiεt−i2+∑j=1pβjσt−j2
其中 w>0,αi≥0,βj≥0。
- 最常用:GARCH(1,1) 模型:σt2=w+αεt−12+βσt−12。
- 弱 GARCH:E[εt∣Ft−1]=0,且条件方差满足上述形式。
- 强 GARCH:要求 ηt∼iid(0,1)。
# GARCH 模型的平稳性
- 弱平稳:GARCH(p,q) 过程是弱平稳的,当且仅当 ∑i=1qαi+∑j=1pβj<1。
- 严格平稳:对于 GARCH(1,1) 模型,其严格平稳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E[ln(αηt2+β)]<0。
# GARCH 波动的预测
- 一步预测:σt2(1)=w^+∑j=1pβ^jσ^t2+∑i=1qα^iε^t2。
- 多步预测:
σt2(h)=Et[σt+h2]=w+∑j=1m(αj+βj)σt2(h−j),其中 m=max(p,q)。
- 预测收敛性:当过程为方差平稳时,长期预测会收敛到无条件方差:limh→∞σt2(h)→σ2。
# IGARCH 模型
- 模型形式:融合 GARCH(IGARCH) 模型,当 ∑i=1qαi+∑j=1pβj=1 时。
- 非弱平稳:此时,无条件方差不再是常数,εt 不是弱平稳的,但仍然是严格平稳的。
- IGARCH(1,1) 模型的 h 步预测为:σt2(h)=(h−1)w+σt2(1),说明方差预测是线性递增的。
# 其它 GARCH 族模型
# GARCH 模型的局限性
- 对称性:GARCH 模型假设好消息(正向冲击)和坏消息(负向冲击)对波动性的影响是对称的。
- 杠杆效应:实际上,金融市场中的坏消息(负向冲击)通常会引起更大的波动性,这种现象称为“杠杆效应”,GARCH 模型无法捕捉。
- 参数约束:为保证方差非负,参数 αi,βj 被限制为非负,但实际中可能存在负相关性。
# EGARCH 模型
- 模型形式:指数 GARCH (EGARCH) 模型使用对数形式,避免了参数的非负性约束。
ln(σt2)=w+∑i=1qαig(ηt−i)+∑j=1pβjln(σt−j2)
- 杠杆效应:通过函数 g(ηt)=φηt+γ(∣ηt∣−E∣ηt∣),可以使得正向和负向冲击对波动性的影响不对称。
# GJR-GARCH 模型
- 模型形式:GJR-GARCH 模型引入一个指示函数来捕捉非对称性。
σt2=w+∑i=1p[αiεt−i2+δiεt−i2I(εt−i<0)]+∑j=1qβjσt−j2
当 εt−i<0(坏消息)时,其对波动性的影响系数为 αi+δi,而 εt−i>0(好消息)时为 αi。
# GARCH-M 模型
- 模型形式:GARCH-in-mean (GARCH-M) 模型将条件方差项引入到均值方程中,以捕捉“风险-收益”权衡关系。
yt=δ0+δ1xt+δ2g(σt2)+εt
σt2=w+∑i=1qαiεt−i2+∑i=1pβiσt−j2
其中,g(σt2) 可以是 σt 或 σt2 等形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