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AR 模型
# AR(1) 模型
1. 模型定义
AR(1) 模型,也称一阶自回归模型,其递推式为:
yt=ϕyt−1+εt, εt∼WN(0,σ2)
其中 WN(0,σ2) 表示均值为 0、方差为 σ2 的白噪声。该模型可使用滞后算子 B 表示为:
ϕ(B)yt=(1−ϕB)yt=εt
对应的特征方程为:
ϕ(z)=1−ϕz=0
其根为 z=1/ϕ。
2. 弱平稳性
AR(1) 模型是弱平稳的,当且仅当其特征方程的根在单位圆外,即 ∣ϕ∣<1。
3. 性质
- 自协方差函数 (ACVF) 与自相关函数 (ACF):在弱平稳条件下,模型的 ACVF γj 和 ACF ρj 分别为:
γj=1−ϕ2σ2ϕj, ρj=ϕj, j∈N
- Wold 分解 (MA(∞) 表示):在弱平稳条件下,AR(1) 模型可表示为无限阶移动平均(MA(∞))模型:
yt=j=0∑∞ϕjεt−j
- 本征模函数 (IMF):模型对过去白噪声冲击的响应函数为:
dεt−jdyt=ϕj, j∈N
- 均值回归行为:模型具有均值回归行为。令 Δyt=yt−yt−1,则:
Δyt=(ϕ−1)yt−1+εt
故{E[Δyt∣Ft−1]<0E[Δyt∣Ft−1]>0yt−1>0yt−1<0, Ft:=σ(yj,j≤t)
其中,Ft 表示在 t 时刻之前的可观测信息。
# AR(2) 模型
1. 模型定义
AR(2) 模型,也称二阶自回归模型,其递推式为:
yt=c+ϕ1yt−1+ϕ2yt−2+εt, εt∼WN(0,σ2)
其中 c 为常数项。该模型可使用滞后算子 B 表示为:
ϕ(B)yt=(1−ϕ1B−ϕ2B2)yt=c+εt
对应的特征方程为:
ϕ(z)=1−ϕ1z−ϕ2z2=0
2. 弱平稳性与均值
AR(2) 模型是弱平稳的,当且仅当其特征方程的根均在单位圆外,即满足下列条件:
−1<ϕ2<1, ϕ2−ϕ1<1, ϕ2+ϕ1<1
在弱平稳条件下,模型的均值为:
μ=1−ϕ1−ϕ2c, ϕ1+ϕ2=1
去均值后的模型为:
yt−μ=ϕ1(yt−1−μ)+ϕ2(yt−2−μ)+εt
或
ϕ(B)(yt−μ)=εt
3. 矩方程与性质
- 矩方程:对于模型的自协方差函数 γj,有:
γj=ϕ1γj−1+ϕ2γj−2, j≥1
自相关函数(ACF)为:ρ0=1, ρ1=1−ϕ2ϕ1ρj=ϕ1ρj−1+ϕ2ρj−2, ϕ(B)ρj=0
- Yule-Walker 方程:通过 ACF 可建立 Yule-Walker 方程,用于估计模型参数:
[ρ1ρ2]=[1ρ2ρ11][ϕ1ϕ2]
- MA(∞) 表示:弱平稳的 AR(2) 模型可表示为 MA(∞) 模型:
yt−μ=ϕ(B)1εt=(1+ψ1B+ψ2B2+⋯)εt=εt+ψ1εt−1+ψ2εt−2+⋯
- 随机周期的平均长度:对于弱平稳且特征根为复数的 AR(2) 模型,其随机周期的平均长度为:
T0=arccosϕ1/(2−ϕ2)2π
- 解析解:令特征方程的根为 ω1,ω2,其倒数为 λ1,λ2,即 ϕ(z)=(1−λ1z)(1−λ2z)=0,则模型的 MA(∞) 表示可进一步分解为:
yt−μ=(1−λ1B)(1−λ2B)1εt=(1+ψ1B+ψ2B2+⋯)εt
# AR(p) 模型
1. 模型定义
AR(p) 模型,也称 p 阶自回归模型,其递推式为:
yt=c+ϕ1yt−1+ϕ2yt−2+⋯+ϕpyt−p+εt, εt∼WN(0,σ2)
该模型可使用滞后算子 B 表示为:
ϕ(B)yt=(1−ϕ1B−ϕ2B2−⋯−ϕpBp)yt=c+εt
对应的特征方程为:
ϕ(z)=1−ϕ1z−ϕ2z2−⋯−ϕpzp=0
2. 弱平稳性与均值
AR(p) 模型是弱平稳的,当且仅当其特征方程的根均在单位圆外。一个必要条件是 ϕ1+ϕ2+⋯+ϕp=1。
在弱平稳条件下,模型的均值为:
μ=1−ϕ1−ϕ2−⋯−ϕpc, ϕ1+ϕ2+⋯+ϕp=1
去均值后的模型为:
ϕ(B)(yt−μ)=εt
3. 性质
- 自协方差函数 (ACVF) 与自相关函数 (ACF):令 c=μ=0,则 ACVF 满足:
γj−ϕ1γj−1−⋯−ϕpγj−p={σ20j=0j>0
ACF 满足:ρj−ϕ1ρj−1−⋯−ϕpρj−p={σ2/γ00j=0j>0
- Yule-Walker 方程:模型的 Yule-Walker 方程为:
ρ1ρ2⋮ρp=1ρ2⋮ρp−1ρ11⋮ρp−2ρ2ρ1⋮ρp−3⋯⋯⋱⋯ρp−1ρp−2⋮1ϕ1ϕ2⋮ϕp
- MA(∞) 表示:弱平稳的 AR(p) 模型可表示为 MA(∞) 模型:
yt−μ=ϕ(B)1εt=(1+ψ1B+ψ2B2+⋯)εt=εt+ψ1εt−1+ψ2εt−2+⋯
其中 ψj 称为冲激响应函数。ψj 的系数可以通过比较滞后算子 B 幂次系数相等来计算:1=(1−ϕ1B−ϕ2B2−⋯−ϕpBp)(1+ψ1B+ψ2B2+⋯)
- 偏自相关函数 (PACF):对于一个 AR(p) 过程,其 PACF ϕkk 在 k>p 时截尾为 0。
PACF 的渐近分布为:nϕ^kk∼N(0,1)
# AR 模型参数估计
1. Yule-Walker 估计
通过 Yule-Walker 方程,AR 模型的参数可通过样本自相关函数来估计:
ϕ^=R^p−1ρ^p, σ^2=γ^0(1−ρ^pTR^p−1ρ^p)
其中 R^p=(ρ^k−j)j,k=1p,ρ^p=(ρ1^,⋯,ρ^p)T。
当样本量 n 很大时,参数估计量具有渐近正态性:
n(ϕ^−ϕ)→N(0,σ2Γp−1), σ^2→σ2
特别地,当 p=1 时,Γp=γ0=σ2/(1−ϕ2),因此:
n(ϕ^−ϕ)→N(0,1−ϕ2), ∣ϕ∣<1
2. 最大似然估计 (MLE)
以 AR(1) 模型为例,最大似然估计可分为无条件和条件两种。
- 无条件最大似然函数:
L(μ,ϕ,σ2)=(2πσ2)−n/2(1−ϕ2)1/2exp(−2σ2S(μ,ϕ))
其中,无条件平方和为:S(μ,ϕ)=(1−ϕ2)(y1−μ)2+t=2∑n[yt−μ−ϕ(yt−1−μ)]2
无条件 MLE 估计量为:σ^2=nS(μ^,ϕ^)
- 条件最大似然函数:
L(μ,ϕ,σ2∣y1)=(2πσ2)−(n−1)/2exp(−2σ2Sc(μ,ϕ))
其中,条件平方和为:Sc(μ,ϕ)=t=2∑n[yt−μ−ϕ(yt−1−μ)]2
条件 MLE 估计量为:σ^=n−1Sc(μ^,ϕ^)
# MA 模型
# MA(1) 模型
1. 模型定义
MA(1) 模型,也称一阶移动平均模型,其递推式为:
yt=εt+θεt−1, εt∼WN(0,σ2)
该模型可使用滞后算子 B 表示为:
yt=θ(B)εt=(1+θB)εt
2. 可逆性
MA(1) 模型是可逆的,当且仅当其特征方程的根在单位圆外,即 ∣θ∣<1。
3. 性质
- 自协方差函数 (ACVF) 与自相关函数 (ACF):模型的 ACVF 为:
γ0=σ2(1+θ2), γ1=σ2θ, γj=0, j>1
ACF 为:ρ0=1, ρ1=θ/(1+θ2), ρj=0, j>1
注意到 ACF 在滞后 1 处截尾,且 ρ1≤0.5。
- 偏自相关函数 (PACF):模型的 PACF 为:
ϕkk=1−θ2(k+1)−(−θ)k(1−θ2), k≥1
- AR(∞) 表示:可逆的 MA(1) 模型可表示为无限阶自回归(AR(∞))模型:
εt=j=0∑∞(−θ)jyt−j
- 动量估计:MA(1) 模型的参数可通过样本 ACF 矩匹配来估计:
1+θ^2θ^=ρ^1
# MA(q) 模型
1. 模型定义
MA(q) 模型,也称 q 阶移动平均模型,其递推式为:
yt=μ+εt+θ1εt−1+⋯+θqεt−q, εt∼WN(0,σ2)
其中 μ 为常数均值。该模型可使用滞后算子 B 表示为:
yt−μ=θ(B)εt=(1+θ1B+⋯+θqBq)εt
对应的特征方程为:
θ(z)=1+θ1z+⋯+θqzq=0
2. 弱平稳性与可逆性
- 弱平稳性:有限的 MA(q) 模型均为弱平稳过程。
- 可逆性:当且仅当 MA 特征方程的根在单位圆外。
3. 性质
- AR(∞) 表示:可逆的 MA(q) 模型可表示为 AR(∞) 模型:
εt=θ(B)1(yt−μ)=1+θ1+⋯+θ1μ+j=0∑∞πjyt−j
- 自协方差函数 (ACVF) 与自相关函数 (ACF):模型的 ACVF 为:
γj=⎩⎨⎧σ2(1+θ12+⋯+θq2)σ2∑i=0q−jθiθi+j0j=0j=1,⋯,qj>q
其中 θ0=1。
ACF 为:ρj=⎩⎨⎧1(∑i=0q−jθiθi+j)/(1+θ12+⋯+θq2)0j=0j=1,⋯,qj>q
# ARMA 模型
# ARMA(1,1) 模型
1. 模型定义
ARMA(1,1) 模型,也称一阶自回归一阶移动平均模型,其递推式为:
yt=c+ϕyt−1+εt+θεt−1, εt∼WN(0,σ2)
该模型可使用滞后算子 B 表示为:
(1−ϕB)yt=ϕ(B)yt=θ(B)εt+c=(1+θB)εt+c
2. 弱平稳性与可逆性
- 弱平稳性:当且仅当 AR 部分特征方程的根在单位圆外,即 ∣ϕ∣<1。
- 可逆性:当且仅当 MA 部分特征方程的根在单位圆外,即 ∣θ∣<1。
3. 均值
在弱平稳条件下,模型的均值为:
μ=c/(1−ϕ)
4. 自协方差函数 (ACVF) 与自相关函数 (ACF)
- ACVF:
γ0=1−ϕ21+2θϕ+θ2σ2, γj=1−ϕ2(1+θϕ)(ϕ+θ)ϕj−1σ2, j≥1
- ACF:
ρ0=1, ρj=1+2θϕ+θ2(1+θϕ)(ϕ+θ)ϕj−1, j≥1
# ARMA(p,q) 模型
1. 模型定义
ARMA(p,q) 模型,其递推式为:
yt=ϕ1yt−1+⋯+ϕpyt−p+εt+θ1εt−1+⋯+θqεt−q, εt∼WN(0,σ2)
该模型可使用滞后算子 B 表示为:
(1−ϕ1B−⋯−ϕpBp)yt=ϕ(B)yt=θ(B)εt=(1+θ1B+⋯+θqBq)εt
模型的 AR 特征方程和 MA 特征方程分别为:
2. 弱平稳性与可逆性
- 弱平稳性:当且仅当 AR 特征方程的根在单位圆外。
- 可逆性:当且仅当 MA 特征方程的根在单位圆外。
3. 模型表示
- MA 表示:弱平稳的 ARMA(p,q) 模型可表示为 MA(∞) 模型:
yt=ψ(B)εt=ϕ(B)θ(B)εt
- AR 表示:可逆的 ARMA(p,q) 模型可表示为 AR(∞) 模型:
εt=π(B)yt=θ(B)ϕ(B)yt
4. 自协方差函数 (ACVF) 与自相关函数 (ACF)
- ACVF:
ϕ(B)γj=⎩⎨⎧(1+θ1ψ1+⋯+θqψq)σ2(θj+θj+1ψ1+⋯+θqψq−j)σ20j=0j=1,⋯,qj>q
其中 ψ0=1,θj=0, j>q。
- ACF:对于 j>q,ACF 满足:
ϕ(B)ρj=ρj−ϕ1ρj−1−⋯−ϕpρj−p=0
5. Yule-Walker 方程
对于 ARMA(p,q) 模型,Yule-Walker 方程可用于估计 AR 部分的参数:
ρq+1ρq+2⋮ρq+p=ρqρq+1⋮ρq+p−1ρq−1ρq⋮ρq+p−2⋯⋯⋱⋯ρq+1−pρq+2−p⋮ρqϕ1ϕ2⋮ϕp
6. 其他特性
# ARIMA 模型
# ARIMA(p,d,q) 模型
1. 模型定义
ARIMA(p,d,q) 模型,也称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,用于处理具有趋势的非平稳时间序列。
如果一个时间序列 yt 存在一个 d 阶趋势,则对其进行 d 次差分后,得到的新序列 Δdyt=(1−B)dyt 不再有趋势,从而成为一个弱平稳的 ARMA(p,q) 模型。
ARIMA(p,d,q) 模型可表示为:
ϕp(B)(1−B)dyt=θq(B)εt
其中 ϕp(B) 和 θq(B) 分别是 p 阶和 q 阶的自回归和移动平均滞后多项式。